当前位置 淮安市档案馆 县区工作 淮安区
“两在两同”建新功 淮安区档案馆拓展民生档案服务领域
发布时间:2021-09-02  【关闭

淮安区档案馆积极响应“两在两同”建新功号召,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目标要求,主动作为,积极担当,成为全市第一家接收出生医学证明档案进馆的综合性档案馆,提前2年完成了省、市下达的任务要求,拓展了淮安区民生档案的服务领域。

出生医学证明档案是新生儿出生后,由相关医疗机构和人员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过程中形成的证明新生儿出生医学信息,且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等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是申报获得国籍、户籍登记、获得入托入学、社会保险保健服务、取得公民身份证号码、遗产继承等方面的重要医学凭证,被称为“人生第一证”,是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

2019年底,淮安区档案馆与区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密切协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淮安区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和时序进度,将出生医学证明签发材料归档和进馆工作纳入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考核体系,确保进馆工作按照时序和规范要求落实到位。

针对上级下发的文件要求,组织全馆人员带头学、深入学,集中研究和学习文件,吃透文件精神,掌握出生医学证明档案业务知识,以扎实的业务功底为实行出生医学证明档案集中统一整理、管理提供保障。为确保出生医学证明档案整理规范、按时移交,淮安区档案馆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多次前往区妇幼保健院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加强工作交流,做好对档案归档、整理、数字化过程的指导、监督、检查。到7月底,移交进馆的出生医学证明档案起止时间为1990年至2020年,共计172896件,编有纸质目录65本,文件级目录209531条,数字化副本565319页。内容主要包括:分娩登记本、出生医学证明存根、出生医学证明申领表(首次签发单、补发申请表、换发申请表)、新生儿父母有效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孕产妇住院分娩病历、亲子鉴定证明、村居委会证明、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等。

民生所想,就是档案工作之所向;民生所需,就是档案工作之所趋。随着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的进馆,淮安区档案馆馆藏民生档案范围进一步扩大,现有退伍军人档案、婚姻档案、农转非档案、招投标档案、土地确权档案、疫情档案等多种专业档案,已全部完成数字化扫描工作,为更好地向社会提供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淮安区档案馆 陶园)